聽到蘭陽博物館這個名詞是十年以前,以蘭陽博物館為核心的宜蘭博物館家族成軍,使得「生態博物館群」的概念首次在台灣萌芽,當時宜蘭博物館家族也是許多縣市爭相效法的模範,好事多磨,在十年後的今日蘭陽博物館終於開館了!

蘭陽博物館的建築結合宜蘭在地地理特色設計,讓金字塔型的建築體結合週邊烏石港溼地生態,融合於地景之間;走入展館大廳,挑高的中庭以及穿透烏石港的視覺景觀,讓人覺得大氣,特別是在動線的設計上,從底端乘坐電扶梯直上頂端的視覺經驗,再由頂端一層層抽絲剝繭地向下流動經驗,讓旅人一步步地更深入蘭陽生態與文化。

很慶幸,宜蘭並沒有被開發為「科學園區或工業區」,讓宜蘭保留有許多宜蘭特色,這些豐富的資源支持著宜蘭觀光的永續發展:農業(三星蔥、稻米)、湧泉(蘇澳冷泉)、海洋漁業生態(龜山島賞鯨)、森林資源(太平山林場、羅東林場、福山植物園、馬告國家公園)、湖泊生態(松羅湖、雙連埤、梅花湖)、溫泉(礁溪溫泉)、民情風俗(頭城搶孤)、常民建築特色等等,都在蘭博裡可以認識到;其中最吸引我的是「湧泉」,這個宜蘭特殊的自然景象,讓聚落間營造出許多洗衣的空間,一種常民將在地特色結合於生活上的展現。

而樟腦產業史也是館內有趣的展示主題,「樟腦」在過去為台灣極珍貴的資源,因為它可以應用於民生、醫藥、工業與戰爭等,甚至比林木資源重要,清末時台灣與日本並列為世界主要樟腦生產區,也因此日本殖民台灣後即積極地開設樟腦局,將樟腦列入專賣資源,台灣的樟腦輸出還曾經獨佔全球七成;也由於樟腦、檜木等資源生產於山區,因而日本殖民政府實施一連串的「理蕃」政策,與泰雅族間發生許多的衝突,而留下今日許多原住民抗日的英勇故事;只是令人感嘆的是,由於資源的過度採擷,現在台灣山林幾乎已經不見野生樟林的蹤影。

最後要特別一題的是,蘭陽博物館是個適合兒童學習的場所,展館面積寬敞,展示方式活潑生動,從聽覺、觸覺與視覺的互動中,讓小朋友認識我們的環境,雖然工作人員謙虛地表示,展示還有進步的空間,但參觀完整個蘭博是可以感受到策展館員的用心,也期待蘭陽博物館這個核心館,未來能帶動整個宜蘭觀光的永續發展,回到蘭博設置的初衷~「蘭陽就是一座大博物館的概念想法」,將宜蘭豐富的自然及文化資源都能像典藏品一樣好好的被保存、管理、運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iqu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