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圖片來源:倫敦國家藝廊網站連結

早上,飯糰看到桌上的一份柯陶藝廊(Courtauld Gallery)摺頁,封面是梵谷在耳朵受傷後的自畫像,他對著這個折頁說:Vincent Van Goagh。

這是一個挺有趣的事情,我試圖跟大家分享最近發生在朋友之間的文化認知差異、參觀國家藝廊(National Gallery)的感想,以及上週末我帶飯糰去參加國家藝廊的兒童活動。這些顛三倒四的事件之於我,其實都是在說明文化的養成。

一天,我的摯友從台北打電話來告訴我他的工作與文化團體間的衝突,類似我在研究所曾參與的保存活動,也類似多年前的剝皮寮事件,我自己很明白在台灣開發者/土地擁有者與文化人的思維差異,我很能理解雙方都認為自己沒有錯,但到底是誰的錯呢? 這種價值衝突的存在,源自整個社會文化深耕的不足,當政者與施政者對於城市景觀與遠景沒有強烈的看法與作法,每每首長換人,政府腦袋就換了一套;但政府體質並非一朝一系能撼動,眼前似乎也只能以拉踞拔河的方式來進行。若國家整體的文化素養能提升,那這類衝突就會減少許多。

第二天,我恰巧到倫敦國家藝廊與國家肖像美術館逛逛,我個人對於藝術算是門外漢,所以其實看到這麼大量的畫作,心裏是惶恐的,後來我索性轉移目標去跟著小朋友們、學生們見習,因為館內有太多成群的學生隊伍,從四、五歲到十幾歲都有;聽了幾個不同年齡的導覽團後,心理浮現四個字(因為過去林鍬常掛在嘴邊)~文化養分,That's It. 

坦白說,飯糰在我肚子裡時,我們去巴黎就買了一本 How to talk to children about Art ,前陣子也翻閱了一下,這是從五歲開始的一本書,不過我是有看但並沒有抓到訣竅,所以也就有點.....看沒懂;不過現在我突然開竅了,That's It. 我自己腦袋打結,在我的養成裡,對於學習思考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;在台灣很多媽媽應該會比較傾向送小孩去學如何畫畫,而非如何觀察吧,繳了補習費,若是看不到成果,那家長就不會再去了,一種比較速成的方式。不過我猜想天母的蘇荷美術館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學習環境,只是一方面有些家長不想花錢,另一方面有些家長比較傾向花錢去學畫畫。

 

可能有人會說,就台灣政府的財政稅賦,政府無法去支付像英國如此頻繁的免費校外活動,但是我倒覺得這不是錢的問題,而是教育方法,這些團體從小到大,解說員並不像過去我們念書般,說這幅畫是幾年、誰畫的、時代背景怎樣......,他們其實多是在觀察與問答,這幅畫的天氣如何? 衣著感覺如何? 畫家與被畫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? 為什麼要用白色? ....等等,並且隨著年齡的不同也有深淺的觀察;透過從小到大的觀察,建立看的方法以及對於文化藝術的素養

因而,上個週末,我帶著飯糰到國家藝廊去參加五歲以下的說故事活動;而後也搭Ellen的順風車參加了五歲以上的活動(的確五歲以上對飯糰來說有點跟不上),然後帶著飯糰去看梵谷的畫,讓飯糰在梵谷的幾幅畫裡面找自己的名字,最後我跟他解釋,這個畫家是Vincent Van Gogh。然後,試著問他幾個想得到的觀察性問題,最後我們到樓下的電腦區去看畫,他亂點了很久,也點入梵谷的畫,因此我們又在互動電腦上玩了一下,國家藝廊沒有梵谷自畫像的真跡,但電腦資料中好像有介紹這一幅出現在柯陶藝廊的梵谷自畫像....總之就是這樣。

並不是飯糰特別,我想這只是一個養成的過程,這個年紀的小孩他們就開始吸收,在倫敦或許一個小朋友從五歲到十幾歲,他們會參觀博物館的次數多到一個不行。如同一個解說員,跟小朋友說,我們今天看了幾幅畫? 3幅,藝廊裡面有2300幅畫,你們有機會回來還有2297幅畫要看喔。

我很羨慕能夠在這樣環境成長的小孩,我常想,若是我的養成方式不一樣,或許我會有不同的成就,我只是說一種可能性,但當然不是保證更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ique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